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位一体”的战略部署,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,2025年5月17日至18日,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、北京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主办的“AI未来——第七届北京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论坛”在北京隆重召开。我院2023级法学专业研究生张礽的论文《人工智能侵权的主体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》通过严格评审,成功入选“智能控制与机器学习”分论坛并作主题发言,展现了我院在人工智能法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实力。

本届论坛以“人工智能驱动科研创新”为核心主题,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、科研院所的70余篇投稿,涵盖大模型、智能控制等前沿方向。论坛设7场分论坛,旨在为青年研究生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。张礽同学在“智能控制与机器学习”分论坛聚焦技术应用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,探讨智能系统自主决策引发的权责归属难题,高度契合人工智能治理的前沿议题。

张礽同学的论文《人工智能侵权的主体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》从“技术-法律”双重视角切入,提出侵权主体识别框架,并构建“算法透明化+多方协同监管”的治理机制。文章因“逻辑严密、跨学科创新性强,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”获评审专家一致认可。张礽同学的研究紧扣《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》等政策要求,尝试破解“AI自主性增强与法律主体缺失”的治理困境,为完善我国人工智能法律体系提供理论参考,体现了法学研究回应技术变革的学科担当。会议期间,张礽同学在分论坛中与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就人工智能议题展开深入讨论,其观点引发广泛共鸣,彰显我院学子扎实的学术功底与问题意识。

我院始终秉持“明德重法、求真至善”的育人宗旨,高度重视学科交叉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。近年来,学院通过支持学生参与“人工智能”等高层次学术会议、推动校企联合课题研究等方式,助力学生在科技与法治融合领域探索前沿问题。张礽同学的成果既是个人学术能力的体现,也是学院“德法兼修、理实并重”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未来,我院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法学、数据治理等新兴方向的研究布局,为法治中国与科技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,推动法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的双向赋能。